根据专家在2007年物业管理暨防灾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的「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之研究」表示,以办公大楼经济生命周期40年计算,各阶段支出费用百分比,规划设计约占0.7%,施工阶段约占16.3%,使用营运阶段约占 30.6%,维护阶段约占32.1%,修缮阶段约占15.6%。依数据来看普遍认定BIM发挥最大效益是在建筑营运期间设施管理(Facility Management,简称FM)应用。
设施管理系统可发展的建议方向有几点:操作接口简易、独立数据库、行动化、主动预警、空间管理及后续维护。在台湾学者王昌昀等「BIM于捷运车站生命周期应用」中讨论到设施中运用BIM管理平台时面临的挑战有以下数点:
(1) 过多信息:BIM软件毕竟是工程师及设计师所用之软件,对于设施管理人员而言接口过于复杂,若软件操作过于复杂则造成推广的抗性,维护管理功能应以简易操作概念建置软件接口,提升使用效率。
(2) 不易阅读:BIM模型本身即是数据型态所组成,但非一般软件所能解译之数据库,后续附挂维护手册及现况照片不易,另外,管理功能着重于数据统计及搜寻速度,且要能与外部系统沟通,故从BIM模型输出能独立的数据库是必要的,建立类似传统设施管理应用的「设备数据卡」。
(3) 需要易于清点:设施管理与设备报修及盘点工作息息相关,所以新型态设施管理必定要以数字化管理方式来执行,目前两种方式来执行,一、特定设备,如:监视器、侦温感知器等中央控制系统监控,以ICT技术主动传递及感知相关信息,主动显示故障位置。二、广泛型的设备,如机电管线及一般办公家具,则以行动设备(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手机)及二维条形码进行数字式盘点,缩短盘点及维护周期,有任何更新数据都可以同步到统一数据库,成为设施历史纪录,供统计查询使用。
(5) 空间管理:设施维护管理另外一块是空间使用的管理,包含空间租借管理、空间设施分布管理、空间使用性质及空间坪数信息。
(6) BIM模型更新与优化:空间及设备的更替是一定会发生的,所以BIM模型必须持续维护相关的变动,设施管理系统也必须很简易的与BIM模型同步化,提升管理信息的有效性,使得设统管理得以永续经营。
设施管理系统可发展的建议方向有几点:操作接口简易、独立数据库、行动化、主动预警、空间管理及后续维护。在台湾学者王昌昀等「BIM于捷运车站生命周期应用」中讨论到设施中运用BIM管理平台时面临的挑战有以下数点:
(1) 过多信息:BIM软件毕竟是工程师及设计师所用之软件,对于设施管理人员而言接口过于复杂,若软件操作过于复杂则造成推广的抗性,维护管理功能应以简易操作概念建置软件接口,提升使用效率。
(2) 不易阅读:BIM模型本身即是数据型态所组成,但非一般软件所能解译之数据库,后续附挂维护手册及现况照片不易,另外,管理功能着重于数据统计及搜寻速度,且要能与外部系统沟通,故从BIM模型输出能独立的数据库是必要的,建立类似传统设施管理应用的「设备数据卡」。
(3) 需要易于清点:设施管理与设备报修及盘点工作息息相关,所以新型态设施管理必定要以数字化管理方式来执行,目前两种方式来执行,一、特定设备,如:监视器、侦温感知器等中央控制系统监控,以ICT技术主动传递及感知相关信息,主动显示故障位置。二、广泛型的设备,如机电管线及一般办公家具,则以行动设备(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手机)及二维条形码进行数字式盘点,缩短盘点及维护周期,有任何更新数据都可以同步到统一数据库,成为设施历史纪录,供统计查询使用。
(5) 空间管理:设施维护管理另外一块是空间使用的管理,包含空间租借管理、空间设施分布管理、空间使用性质及空间坪数信息。
(6) BIM模型更新与优化:空间及设备的更替是一定会发生的,所以BIM模型必须持续维护相关的变动,设施管理系统也必须很简易的与BIM模型同步化,提升管理信息的有效性,使得设统管理得以永续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