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BIM技术的引入对建筑的影响非常大,但是早期爆炸式的发展之后BIM似乎进入到了停滞状态,这就让长期从事建筑工程的老人们开始担心BIM工程师发展前景,如今国家的大力支持又把BIM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,想要避免发展初期的停滞状态,中国的BIM应用还有以下几点阻碍。
为什么建筑业要用2D设计完之后再翻成3D呢?究其根本原因,首先是技术人才稀缺,导致3D建模的效率不如2D图纸设计;其次,一些在2D绘图中可以很快画出来的内容,精确的3D建模需要更长时间;再次,施工配套技术普及较慢,建筑业的现状仍然要求2D图纸交付,3D建模完成仍然需要转换成图纸来辅助施工。
因此,在建筑设计阶段出图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,大量项目其实还是用传统方式设计,BIM除了3D可视化和碰撞检查,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。
2、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状况没有改观从BIM理念刚诞生之时开始,“衔接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断裂”就是作为BIM的重要价值之一而提出。然而,现在的BIM工具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?在设计师创建BIM的绝大部分项目里,施工方并没有参与模型的创建过程,因此常常听到施工方反馈设计方给出的BIM模型并没有多大用处,有很多施工需要的信息在模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。而在实际工作中,设计方给出的图纸很多情况下也不能真正达到“按图施工”的水准,施工方和预制方还是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大量的深化设计。
可以说建筑行业原有的“信息孤岛”现象并未随着BIM的应用而消失,只是从2D的孤岛变成了BIM的孤岛,远远没有到达把孤岛连接成整片陆地的程度。
为什么建筑业要用2D设计完之后再翻成3D呢?究其根本原因,首先是技术人才稀缺,导致3D建模的效率不如2D图纸设计;其次,一些在2D绘图中可以很快画出来的内容,精确的3D建模需要更长时间;再次,施工配套技术普及较慢,建筑业的现状仍然要求2D图纸交付,3D建模完成仍然需要转换成图纸来辅助施工。
因此,在建筑设计阶段出图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,大量项目其实还是用传统方式设计,BIM除了3D可视化和碰撞检查,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。
2、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状况没有改观从BIM理念刚诞生之时开始,“衔接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断裂”就是作为BIM的重要价值之一而提出。然而,现在的BIM工具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?在设计师创建BIM的绝大部分项目里,施工方并没有参与模型的创建过程,因此常常听到施工方反馈设计方给出的BIM模型并没有多大用处,有很多施工需要的信息在模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。而在实际工作中,设计方给出的图纸很多情况下也不能真正达到“按图施工”的水准,施工方和预制方还是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大量的深化设计。
可以说建筑行业原有的“信息孤岛”现象并未随着BIM的应用而消失,只是从2D的孤岛变成了BIM的孤岛,远远没有到达把孤岛连接成整片陆地的程度。